width=1004
网站位置: 首页 >>  企业新闻
 
济宁日报:四十春秋东风化雨 “菱花”馨香誉满天下
发布日期:2018/11/25
 

四十春秋东风化雨 “菱花”馨香誉满天下

济宁日报记者  朱卫国  通讯员  田晖

 

      馨香华夏、全球称雄。 40年改革开放风雨,成就一个个象菱花这样的企业精英,撑起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天际,汇起了共和国高速发展的大潮。
四十年前,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东风,带来了百业兴盛的发端。当时的济宁县柳行乡领导,决定在一个倒闭的小缫丝厂的基础上,改建一家乡镇企业,专门成立了筹建领导班子。他们看准淀粉市场潜力和当地红薯资源优势,在无市场、没资金、缺人才的状况下,贷款8万元, 30多个农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开启了创业之路,1979年10月生产出第一批薯类淀粉。木工出身的江保安因为人正直,勤奋好学,出任技术负责人。1980年江保安担任厂长,1981年外聘济南淀粉厂技术专家,生产指标稳步提高。1984年推行厂长承包制,以江保安为首的领导班子进行了承包,1987年实现了淀粉产量1万吨,产值超过1000万元,利税100万元,成为济宁乡镇企业领头羊。1979年至1989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里,菱花人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实现了由初加工生产单一的薯类淀粉,到生产玉米淀粉,再到攻克微生物发酵技术,深加工生产谷氨酸的技术跨跃,构建起菱花的初级产业链。铸就了“奉献拼搏、艰苦创业”的企业精神,科技人才第一的经营理念,滚雪球式的发展模式,奖金比工资高的分配改革,人财物的承包等,在当地及行业产生了先导示范效应。
      从1989年至1999年的改革开放第二个十年,江保安为首的菱花决策班子又以永不满足的精神拉长产业链,实施大规模的产品结构调整。1991开始生产终端产品味精。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江保安又一次超前谋划,提出“先打市场、后建工厂”的大市场战略。1993年菱花牌味精以过硬质量赢得人民大会堂宴会专用的殊荣,1994年出资赞助的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让人们从首都天安门广场屹立的倒计时牌上读懂了“菱花”这个响亮的字眼。与此同时,企业先后创新双酶法制糖、半连续发酵、液氨代替尿素、硫酸代替盐酸等新工艺,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综合经济效益跃居全国味精行业首位,实现了创业路上的再跨跃。1994年起,江保安带领他的团队以菱花的品牌、技术、市场等无形资产为核心,以无形盘活有形,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资本运营战略布局,先后兼并重组了8家国有企业,盘活国有资产2.8亿元,安置4000余名下岗职工再就业。一个老乡救活八个国老大的“菱花现象”,被经济学者和全国新闻媒体誉为“菱花冲击波”,企业规模得以迅速壮大,成为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
      1999年至2009年,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第三十个年头,江保安带着企业员工,面对国际国内的竞争态势,大力拓宽产业链,实施产品结构调整。以氨基酸生产为主业,完善上下游配套生产和服务,产品拓展到调味品、氨基酸、有机肥、电气等系列,实现了一业为主、多元化发展。2002年开始,与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正大集团等7家企业实现了合资合作,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同时,创新味精清洁生产技术,破解了行业发展瓶颈,引领循环经济发展。
斗转星移又是一个十年。2009年至2018年,菱花集团抓住生产线“退城进园”的历史机遇,延伸产业链,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由工业调整到农业、商业,实施工农商大循环,做强了生态工业,做大了现代农业,做优了品牌,做精了房地产,实现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引领“新六产”快速发展,企业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开辟了新天地。


      无论创业之初的产业链拉长,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资本运营;无论当年骑车销售的风雨兼程还是买世界卖世界的大营销辐射出的菱花馨香;无论清洁生产理念的提出,还是零排放梦想成真;无论天安门香港回归倒记时的红色标志,还是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的闪亮登场;无论企业管理上“赛马”机制的引入,还是企业改制的活力无限;无论味精头牌位置的确立,还是工农商大循环的形成;无论现代生产流水线的高科技展示,还是稻花香里说丰年的醉人佳篇,无一不是改革春风吹绿的勃勃生机,处处彰显开放大潮带来的日新月异。
      历经四十年风雨洗礼,连续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菱花集团董事长江保安对“改革开放”四个大字有着比常人更多的体会和感悟,对当今企业发展大势有着更深的认识和思考。他认为,如果说改革开放的前三十年是众多企业的快速膨胀期,那么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今天,经过多番优胜劣汰后企业精华又面临着一场发展的大考。一个企业要想保持事业上的常盛不衰,必须有自己的“变”数,这“变”数就是跟上时代,顺应大势,尊重规律,立足实际,开拓创新,有所为有所不为。从味精生产行业来看,国内味精企业最多时达到306家,目前只有6家,这些企业从当初的大红大紫到一下无影无踪,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尊重规律顺应时代发展而变。 “变”就是改革,就是创新,也是党的三中全会四十年来最宝贵的精髓。从菱花创业之初提出的“奉献拼搏、艰苦创业”,到二次创业中提出的“艰苦创业、永不满足”,再到今天提出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菱花精神在每一个特定历史环境下都和着时代的脉搏和要求,不断修订完善提升。全新的理念、不断进取的精神和改革开放的动力,带给菱花集团的总是年年红似火,一步一重天。
      40年来,菱花人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将企业发展融入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许多的启迪。

      四十年改革开放路,让一路打拼的菱花尝到甘甜的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改革开放的精髓就是敢闯敢试、求新求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多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靠一业一品抢市场、争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面对经济领域的种种不确定因素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挑战,一个成功的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当全能选手,打组合拳,尤其要实施产业融合,增添新动能。菱花拥有多年来在自主创新体制下形成的先进的清洁生产工艺、绿色制造技术,拥有覆盖全国乃至世界的商业流通网络,再加上独具特色的菱花有机肥料、生物饲料等发展现代农业的宝贵财富,形成了“种、养、加、销、观”一体化的战略布局,探索出产业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循环经济新模式。菱花超越自我开拓创新的“变”数也正是从这个符合“五大”发展理念,顺应现代企业发展趋势的“大循环”“大调整”“大转型”中起步的。
      运用生物高科技,将工农业废弃物全部循环转化为富含17种氨基酸、有机质及微量元素的氨基酸有机肥和生物饲料,并以此为媒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形成“工农互动、良性循环”的生态产业链条,是菱花集团“大循环”中的得意之作。一段时间以来,从黄土地上一路走来的菱花人又回到黄土地上激情创业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办一个什么样的农业,怎样办好农业,对于这个问题,江保安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三农”已由农业、农村和农民为内涵的老“三农”,向现代农业、美丽乡村和农业工人为内涵的新“三农”转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美丽乡村,这项事关千家万户农民富裕的系统工程的实施,迫切需要外力的支持引领。菱花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农业。我出身农家,最了解农业农村农民,“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虽然年过七十了,还想在这方面为农民都过上好日子出把力。作为“农”字号龙头企业的菱花涉足生态农业,绝不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业的复制与翻版,不只是推销自己的产品,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而是要通过“工农互动、良性循环,科学运作、优质高效”的方式,打造一个现代农业样板,为全面小康、乡村振兴做点有益的探索。

      正是基于这个大思路,菱花集团坚持“高端规划、优质优价、让利于民”的现代农业开发三原则,采用土地流转、合作经营、订单农业等模式,以梁山县黄河冲击平原无污染土壤为主,施用菱花氨基酸有机肥,优选高筋小麦、高产玉米、优质水稻等作物新品种,采用精播高产、配方施肥、生物防治、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和产品质量追溯管理平台,走出了“高质量、高产量、低成本”的高效农业之路,形成了“龙头企业加合作社、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加农户”的利益共同体。现已完成投资2.3亿元,发展了30万亩现代农业。在特色养殖上,汶上农场建立的芦花鸡养殖基地,采用林下生态散养,以时令蔬菜、粮食及林下杂草、虫子为食,年出栏2万只,为鸡精生产提供了优质原料。梁山县优势畜牧资源丰富,他们利用青贮饲料、秸秆、牧草、生物饲料,养殖鲁西黄牛、济宁青山羊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承担政府安排的保种任务,拉动优质牧草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金秋时节,在菱花现代农业基地,稻谷飘香,牛羊满栏,芦花鸡成群,好一派丰收景象。 菱花的安全绿色农产品,不仅成为企业又一效益增长点,也成为千家万户农民的致富宝。
 


      菱花集团通过示范基地,对口帮扶、精准扶贫,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办,引导农民干,不仅解决了工业自动化程度提高后的富余劳动力分流问题,更是带动起众多农民当上农业工人,住进了新型社区,经营起现代农业,走上了富裕之路。今年4月农业农村部领导、中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会长、央企负责人在菱花实地考察时说,中国的现代农业之路如何深化,尽管方方面面下了很大的气力,但总是有所缺憾,菱花以自己的出色实践做了很有意义的诠释,我们从当地农民的笑脸上得出了答案,这就是现代农业的 “活教材”,好样本,值得好好总结、推广。        

      四十年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证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生长素和催化剂,实施大循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拓宽企业发展空间是新形势下的科学抉择。既然是科学抉择,就必然离不开科技的引领支撑。提到科技创新,不能不提到菱花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杨玉岭。他凭着在生物发酵领域的杰出贡献曾荣获有山东小院士之称的2016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称号和2015年度济宁市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还兼任中国发酵产业协会氨基酸专业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上市环保核查专家等。如果说江保安是菱花科学发展、科技创新的总设计师,杨玉岭作为江总的左膀右臂则是菱花科技创新的主要践行者,为菱花的做大做强立下了头功。在杨玉岭的带领下,菱花集团组建了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省氨基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业设计中心,大力实施“政、产、学、研、金”联合创新,近5年专利申请、授权及主持或参与标准制订数量均位居行业第一,12件发明专利评估价值21亿元,以专利、商标质押贷款4.8亿元,推动了产业结构调整,规避了企业互保风险。


      “退城进园”是菱花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是原封不动的大搬家还是在“做高水平园区,做国内科技含量第一,做循环经济效益第一”的三原则下,抢抓这一历史契机,以壮士断腕之志,不惜倾注巨资用高新技术对老厂区、老设备、老产品,进行脱胎换骨的升级、改造,成为摆在菱花人面前的重要抉择。江保安讲,科技创新升级改造这个坎迟早要过,早过早主动,就是再难也要干。在那些日子里江保安、杨玉岭这些菱花的领军人物和员工们一起做规划,订方案,搞论证,吃在现场、干在工地,硬是打开了菱花的科技创新通道。
      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到来之际,让菱花人引以为豪的生态工业园二期工程正式试车投产。这个座落在梁山角下、黄河岸边的花园式的生产厂区,现代化生产车间,国际一流的工艺设备,全自动的自控技术,拉开了菱花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转型发展的大框架。运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储备的研发成果和多年形成的人才技术优势进行改造后的新厂区采用并集成应用味精清洁生产、温度敏感型高产菌株分析系统与优化控制等40多项高新技术,和500立方大型发酵装置、全自动包装设施、智能化生产线,实现了厂房集约化、装备智能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清洁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产品健康化。


      在梁山菱花生态工业园采访,处处可以感悟到技术创新所带来的浓郁气息。过去的生物企业的发酵工序,既是一个劳动力密集的部位,又因温度高、环境差、出力大,可谓厂里的最差工种。新的发酵车间,通过引进高新技术,提升自动化程度,将原来老厂的7个车间合为1个,1个发酵罐的容量相当于过去7倍之多,用工上原来8万吨的生产规模用工3800多人,现在28万吨的生产规模却只有1300人,产量提高了3倍,用工减少了三分之二。过去发酵车间是个人人都不愿干的脏地方苦地方,今天在发酵车间控制室的大型电子屏幕上,时间、温度、压力等多项指标数字闪烁变换,操作台前2位员工操控鼠标键盘,全神贯注地修改着参数,掌控着发酵进程。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路径和方式,菱花在技改中通过自主创新、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产酸率达到20%,转化率达到71%,生产1吨味精所需的原料玉米由过去的2.45吨降到1.95吨以下,玉米全粒综合利用率达99.9%,仅此一项每吨味精节约玉米500公斤,降低成本1000元,做到了玉米吃干榨净,同时从废水中回收胚芽、蛋白粉、菌体蛋白、硫酸铵、有机肥等副产品2.58吨,每年水中捞金高达1.28亿元。通过遵循“3R”理论即“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采取“清污分流、阶梯利用”的方法,形成了全过程污染预防、清洁生产技术路线,吨味精生产用水降至5.2吨,远远低于30吨的国家标准取水定额,在全国发酵行业中率先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零排放”。用工的减少,产量的提高,加上原料、水、电的节约,废水综合利用,每吨味精成本降低了近2000元。一高一低,一升一降,科技创新成为菱花发展的真正助推器。
有人把老企业比作“夕阳”、“老树”,菱花人通过高新技术的嫁接转换,在不断更新组合的大循环中,进退自如,点石成金,变废为宝,让“夕阳”焕发腾腾朝气,让老树发出重重新枝,打造出一个万紫千红、生机勃勃的全新菱花。

     企业处于快速膨胀期,往往会出现管理滞后的问题。用江保安的话说,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乡镇企业、种地农民脱胎而来的菱花,个子长的快,难免会缺“钙”。我们常说把企业做大做强,对于菱花而言,做强比做大更为迫切。这些年来菱花把练内功抓管理一直当作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并根据形势的要求,贱予其更多的时代元素。多年来菱花有个雷打不动的早会,在这个会上调度生产经营情况,安排部署工作。随着菱花的发展和市场的延伸,集团投资建立了远程视频会议室,决策者可以随时了解掌握千里之外的信息行情,并及时做出决断。企业现场管理过去是领导下车间到现场,新的厂区一趟下来得大半天。现在通过电子监控系统,各个工序的各类指标,生产现场一目了然。多年来企业的财务都是算盘、计算器加报表,现在最先进的ERP管理系统将企业的财务动态每时每刻准确无误地反映到决策者的眼前。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菱花集团建设的质量追溯系统通过二维码扫描可以将每件产品的生产日期、原料产地、质量标准、责任人等质量信息在电子质量追踪系统上显示出来,不但为企业把住了产品质量关,同时为消费者放心消费筑起了防火墙。
      菱花集团的管理不仅体现在硬件建设上,还融入到软件历练上。在农业建设上, 集团用经营企业的理念抓现代农业,实现了目标控制、精细管理,铸就了菱花农业 “金”字招牌。在菱花的梁山、汶上等生态农场,全部采用企业化、目标化管理,机械化、标准化“耕、种、管、收”,取得了“高品质、高产量、高效益、低成本”的“三高一低”成效,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农业示范标杆。在农产品质量上,标准化生产体系和全过程质量追溯体系真正做到了质量可追溯、去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让农产品成为真正的绿色无公害。


     “艰苦奋斗永远是个宝”,这是江保安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无论是在创业之初,还是一路高歌向更高目标迈进的今天,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江保安带领菱花人穷不坠志、富不变色,始终保持着艰苦创业、永不满足的精、气、神。
      在济宁乃至全省、全国的众多企业家中,江保安也算是个功成名就的人了。论地位,他是连续四届的全国人大代表;说荣誉,他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济宁市政府经济顾问,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看实力,企业规模效益在全国同行业位居前列……职务高了,荣誉多了,权力大了,但无私奉献、“向我看齐”的精神始终没有变,艰苦奋斗、拼搏向上的作风没有变,密切联系群众、人民公仆的本色没有变。人们忘不了,多少次,他踏着月色出差而来,第二天一大早却又在办公室里见到他的身影;多少次,他在第一线和干部工人们研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忘了吃饭休息;平时,他每天工作在12小时以上,很少过星期天、节假日。到外地出差,他仍坚持住便宜的旅馆,吃简单的饭菜,从不讲排场、摆阔气。转眼间老江也是年过七十的人了,他自己笑称七零后,还要为企业为社会为老百姓再出一把力,精神头一点不亚于年轻人。
      江保安认为,今天的艰苦奋斗,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居家理财之道,而是在科学运筹的基础上,用“效益最高点,成本最低点”的重锤锻打出企业抗风险、应挑战、促发展的不破金身。在企业发展中,江保安一直强调把有限的资金充分运用到项目建设中去,严把每一个环节,堵塞漏洞,狠抓节能降耗的潜力。近三年企业直接用于节能、节水、气味回收方面的技改投入达5亿元。依靠艰苦奋斗这个法宝和自主创新这把利器,菱花集团实现了"经济、资源、能源、环境"多赢,吨产品原料消耗、综合能耗、水耗等指标在国内同行业遥遥领先。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水涨船高,社会上也出现了一种浮躁情绪。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思想淡薄了,不劳而获、光讲报酬、不讲贡献,光比收入高低、位子好孬,不比付出多少,光比环境好坏、升迁快慢,不比个人作为,光讲客观条件,不讲主观努力的东西有所泛起,这些思想、思潮、观点极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稳定。
      针对这种情况,江保安深思熟虑提出在菱花开展“一查两改”活动。首先人人照镜子、对号入座,查主观,看主观努力足不足,工作积极性够不够,主观能动性发挥好不好?找出问题后进行“两改”:一改思想,清除浮躁、消极、应付情绪,变消极为积极;二改工作不扎实、落实不到位,不愿干事,应付公事,变行动拖拉、不作为,为立说立行、立竿见影。活动中,江保安、杨玉岭等企业领导结合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变化和菱花集团走过的创业之路,摆事实,讲道理,对照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大家谈的热烈,讲的脸红,说的起劲。大家认识到,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大菱花,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美好前景是在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中得来的。工业板块结合“一查两改”,推行了班子领导包保责任制,深入车间搞好服务,解决问题,“环保、质量、安全”工作上了新台阶。产量、质量进一步提高,成本环比下降了12%。
      在 “一查两改”的基础上,菱花集团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合理化建议、挖潜增效活动,全员行动、全过程挖潜、全产业增效,实现工作再提速、质量再提高、效益再提升,力争明年建厂40年时企业规模、经济效益、社会带动作用成倍增长。企业上下形成了一次思想的大洗礼,作风的大提升,行动的大改变。 

      江保安提起市场开拓感概良多。现在许多搞企业的人都抱怨厂子开不满车,产品卖不出去,我认为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市场,市场瓶颈须迅速打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快速推进。如果工、农业是大循环的两大系统,那么市场网络则是菱花大循环的重要管道。四十年来,菱花按照高端质量、高端服务、高端供给的“三高”经营理念,投资20亿元构筑了全球化高端市场网络,产品进入国内各大中城市3600多家超市,出口80多个国家和地区;菱花品牌为人民大会堂宴会专用、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百年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国际自主品牌、味精行业第一家“绿色食品”,面粉、大米、蔬菜等通过绿色认证,2016年商标评估价值44亿元,2018 企业品牌价值评价位居食品制造第6位、味精行业第1位;实现了系列安全绿色食品一体化销售,做到了优质优价,拉动了一产、二产的健康发展。遍布全球的大市场网络,已形成年出口调味品 10 万吨以上、创汇 1.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绿色农产品、有机肥市场规模成倍增长。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身为济宁市食品产业协会会长的江保安把开发市场的眼界放得更宽。他多次带着济宁的食品企业老总进京“充电”,请国家部委领导、知名专家学者讲解政策法规,发展走势、市场营销、信息网络,使济宁食品企业抱团闯市场,携手创大业,形成了共享营销资源、共享市场网络、共建研发中心、共同开发市场的命运共同体。在济宁,20多家协会认定的“名优食品连锁店”、济宁礼飨专卖店,让当地人品尝到真正的名产名吃,打响了济宁区域公用品牌,拉动了济宁现代农业发展。在我市新开业的菱花健康食品直营店暨济宁礼飨专卖店,记者巧遇正在购物的阳光花园的张老师,老俩口专门打车到这里购卖菱花的小麦面粉,用老张的话说,这面粉打糊糊小孙子喝得比进口奶粉都带劲。在上海、北京成立的市场研发中心、济宁礼飨体验店,举办的市场营销培训、产品展销、发展战略培训等活动,进一步叫响了济宁品牌。尤其是孔孟之乡济宁文化上海推广周暨食品展销活动、济宁特色食品杭州展、鲁西名优食品博览会等,让国内外客商感悟济宁博大精深的文化的同时,增进了厂商合作,携手将济宁名优食品销往世界各地,助推千亿食品产业目标实现。

      回首四十载不忘初心成大业,展望菱花梦负重奋起花更红。在菱花采访,刚刚从朝鲜考察归来的老江又兴致勃勃地聊起了他的菱花梦:按照“循环经济加现代农业加健康食品”的发展定位,菱花将加速实施“种、养、加、销、观”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快建设“1113”工程,即100亿生态工业园、100万亩生态农业园、100亿健康食品产业园、300亿安全食品商贸物流园,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有机健康食品生产基地、区域循环经济示范区、乡村振兴样板区。“1113工程”总投资108亿元, 投资44亿元的生态工业达到销售收入109亿元; 投资14亿元的生态农业达到规模100万亩; 投资30亿元的健康食品达到销售收入100亿元; 投资20亿元的现代商业达到营业收入300亿元。通过“1113”工程实施,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种、养、加、销、观”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一二三产业同步升级、同步增值、同步受益。
      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工农商循环发展”的大思路指引下,菱花集团坚持一产即种植和养殖为二产生态工业和健康食品提供优质农产品原料,农业种植为养殖提供秸杆饲料,养殖粪便作为有机肥原料;二产生态工业和有机肥加工,为一产种植、养殖提供有机肥料、生物饲料;一、二产为三产即销售、观光提供优质产品和观光资源,为房地产开发、健康养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创造条件;三产销售为一二产提供高端市场、做到优质优价,观光、旅游为工农业生产销售创造环境。从而形成了全环节转型升级、全链条转化增值、全产业深度融合、全方位利益联结的发展格局。
      发展“新六产”,实现了“一保、二变、三利”。“一保”即保食品安全绿色健康,从农场田间到餐桌,把好了食品安全的生产原料、工业加工、商业流通“三道关”,做到了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安全营养健康;“二变”:一是变废为宝,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目前年加工玉米60万吨,副产生物饲料30万吨,有机肥50万吨,年可循环利用生物菌渣、蘑菇菌渣、糖渣、氨基酸液体、玉米皮等工农业废弃物60万吨以上。二是变单一为“新六产”,从单一的食品加工到一二三产业融合、工农商循环;最终实现“三利”:一是利农,利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通过采用低价供应优质肥料、种子,免费技术指导,高价订单收购加分红,土地流转加优先雇用加精准扶贫,为农户提供信贷担保,领办、带动农民合作组织等形式,不断完善联农带农和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现代农业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农民持续增收。二是利企,产业融合降低了工农业生产成本,做到了提质增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利环境,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避免了二次污染,改良了土壤,节约了资源,推动了生态保护与修复,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记者欣喜地看到,脱胎于改革开放,成长于创新发展的菱花人又亮出了自己的高招, 上下同舆,风雨同舟,在梁山黄河之滨、运河两岸,在希望田野、美丽乡村,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在华夏家园、异国他乡,圆起了自己菱花梦。我们高兴地得知,菱花工业农业商业大循环的宏文巨制正在做大做精做强的同时,菱花的房地产开发、健康养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等连台好戏正唱的火热出彩,在菱房地产开发的一期工程富贵花园小区,那高大气派的门楼,花草绿树掩映的雅居让人耳目一新……好地方自有人来寻,二期工程一开工就人气大振。这大概又将成为菱花枝头上又一风景线和又一新的效益增长点。这正是:改革开放起春风,雨露滋润菱花红。一条主线兴大业,三箭齐发志伟功。艰苦奋斗传家宝,科技创新做引擎。菱花传奇数不尽,高歌一曲再攀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菱花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http://www.linghu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东济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菱花路 邮编:272073 传真:0537-2080657   鲁ICP备15044478号-1

鲁公网安备 37089702000265号


集团电话:86-0537-2080233 客服热线:86-0537-2080999 Email:linghua@linghua.com  管理入口